美国服务贸易发展现状(美国服务贸易趋势)

频道:国际物流运输 日期: 浏览:93

那么1000年后美国的商品和服务性行业创造的年价值将为多少?

没有人能预知未来,没有人能想向到将来会是什么样的发展速度,也没有人能预料到1000年后是否还有美国这个国家,也每人有能预料到1000年后人类是否还存活,所以你这个问题完全无意义,如果你什么都是假设用5000亿乘以1000就行了。

拓展资料:

一、美国服务贸易分析 美国服务贸易分析 的利润。在颁布的法令及法案中比较重要的是1994年制定的对外贸易法案一- -《 乌拉圭回合协定法》及1994克林顿总统向国会递交了《国家出口战略实施报告》。在与其他国家进行贸易谈判的时候美国依靠自身强大的政治和经济实力,实施多边主义、双边主义和区域主义策略,对他国施压,以满足自身需求。在经过历时8年的谈判后终于在1994年4月15日的摩洛哥正式达成并签署了第-一个服务贸易国际规范框架一《服务贸易总协定》,由此美国在服务贸易开辟出了新的空间。

二、现阶段美国的服务贸易政策所体现的主要特点

1、通过制定政策刺激服务贸易的增长,保持服务贸易全球领先的优势。美国根据本国的自身优势和经济增长需要而制定的支持服务贸易政策,这些服务贸易政策中作用居于首位的是:历年《国家出口战略》报告的所有战略、策略、政策、具体措施。

2、支持服务贸易中的重点产业,保持服务贸易出口的全球竞争力。

3、制定服务贸易统计的法律法规支持服务贸易的发展。1985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国际投资和服务贸易调查法》就是-一个重要的起点。现在美国已经建立了世界上最为完备,最为科学的统计体系,并且还会根据自身服务贸易的发展不断的改进完善统计体系。

4、建立高度发达的出口促进体系及对重大的服务出口项目实施扶持政策。

中美经贸关系现状及发展前景

中美经贸关系的现状、问题及前景

按照中国海关统计,1999年中美双边贸易总额达614.3亿美元,较1998年增长12%,其中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增长了10.5%,为419.5亿美元,而从美国的进口则上升了15.4%,达194.8亿美元。据美国商务部的统计,1999年中美双边贸易总额达949.l亿美元,较1998年增长11%,其中美国对华出口下降7.9%,为131.2亿美元,而进口则上升了14.9%,达817.9亿美元,为历史最高水平。美国继续成为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而中国则在美国的贸易伙伴中保持第四。

一、发展现状

中国对美出口主要为劳动密集型的产品,美国对华出口主要是技术密集型的产品。据中方统计,1999年中国对美出口价格在10亿美元以上的商品有机电产品、鞋类、玩具、服装、服饰、皮革制品、家具、塑料制品和金属制品。中国也已成为美国飞机、机电设备、纸及纸制品、化肥、谷物、化工、石油设备等的主要购买者之一。

与此同时,据中国外经贸部统计,1999年美国在华投资项目为2028个,协议投资金额60.2亿美元,实际使用金额42.2亿美元。由1980年到1999年底,美国对华投资项目总数为28679个,协议美资金额达526亿美元,实际利用美资256亿美元,居在华投资国家和地区的第二位。近年来,美国的大型跨国公司纷纷看好中国市场,美国《财富》杂志所列500家大企业中至今已有200多家在中国落户。美商对华投资涉及机械、冶金、石油、电子、通讯、化工、纺织、轻工、农业和医药等。此外,美商投资服务业的比重也在逐年提高,尤其是在金融、保险、商业、会计和旅馆等领域。中国对美的投资规模较小,集中在服务业,至今不足5亿美元。

1999年11月15日,中美两国政府就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达成了协议。美国政府还承诺无条件地给予中国永久性正常贸易关系待遇,并提交美国国会批准。这将一劳永逸地消除多年来在中美经贸关系上没完没了、纠缠不断的痼疾,为新世纪中美双边经贸关系奠定一个稳定的基础。

由於中美两国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制度的不同,以及在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中美双边经贸关系不时出现一些摩擦、争议乃至冲突,这是无法避免的,也是不足为奇的。目前,中美经贸关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贸易不平衡、反倾销、经济制裁和高科技出口管制、纺织品贸易、市场准入、知识产权保护、劳改产品出口以及动植物检疫等。

二、存在问题

1、贸易不平衡问题被夸大

中美双边贸易中贸易不平衡问题始终存在,1992年之前是中方的逆差,之后,才是美方的逆差。9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经济结构的变化和中美双边贸易的增长,贸易不平衡的问题才逐渐凸现出来。实际上,中美贸易的不平衡问题在很大程度上被高估和夸大了。

贸易不平衡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中美双方统计方法的不同。据中方统计,1999年中国对美贸易顺差为225亿美元,而按美方统计,美对华逆差高达687亿美元。双方统计的差别为什麽如此悬殊呢?1)表现在对转口贸易的统计上。例如中国对经由香港或其他第三国或地区转口到美国的产品不计入中国对美的出口之列,而美国则将此全部计入从中国的进口中,并计入转口时可能发生的加工整理和重新包装后的增加值。美国《商务日报》一九九六年的一篇社论援引美国普鲁金斯研究院中国经济专家尼古拉斯·拉迪的研究结论指出,美政府将对华贸易逆差的统计夸大了约三分之一。

其次,贸易不平衡的加剧是亚太地区经济结构变化的结果。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一大批亚太国家和地区的工业生产基地转移到劳动力价格相对较低的中国,生产基地的转移引发了贸易平衡的转移,美国减少了对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进口,增加了从中国的进口。

第三,美国原产地规则进一步夸大了贸易不平衡。l)中国对美出口70%以上是加工贸易,产品加工的原材料、零部件和包装物件基本上是美国或他国提供的,加上其他运输和管理成本,约占到该产品的85%左右,中国获得的加工费为数甚微,仅占15%。但美国海关按原产地规则却将这类商品的全部产品值计入进口额,不甚合理。2)在现今经济全球化、生产国际化的背景下,发达国家国外直接投资日益普遍,美跨国公司在华设点生产,其产品输入母国,可是按原产地规则这部分产品值也将被计入中国对美的出口之中,这也不甚合理。

第四,结合两国之间的服务贸易和直接投资情况看,据美方统计,1999年美国商品贸易逆差为3471亿美元,而服务贸易的顺差却为758亿美元,占商品贸易逆差的22%,这也从一个方面反映出中美贸易中美方服务贸易顺差的大致情况。此外,美国对华投资收益大大高於中国在美的投资收益。据中国外经贸部资料计算,仅1998年美国在华投资企业销售总额为1975亿人民币,约合237亿美元,减去出口的54亿美元,剩下在中国市场销售的183亿美元实际上等於是美国对华的部分出口,这还不包括美国公司在华投资所得的利润。

2、反倾销日益频繁

美国对中国输美产品实行反倾销日益频繁,成为中美经贸关系中的又一个重要问题。自1980年美国首次发起对中国产品的反倾销,到1999年底,美国对华反倾销案件已达73起,各类反倾销调查(包括落日复审、行政复审等)高达100多起。美国对华反倾销所涉及的品种多达几十种,包括冷轧碳钢、浓缩苹果汁、毛刷、阿司匹林、曲别针等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产品对美国出口。中国每年对美国的出口仅占其进口总额的8%,而美对华反倾销案件却占其总数的20%以上,远高於对美出口较多的国家和地区。美在处理反倾销案上,把中国当作「非市场经济国家」,采用歧视性的「替代国」价格的办法,对中国产品课徵高额的反倾销税,而「替代国」的选择往往又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事实上,中国目前的经济在很大程度上看已是市场经济,应该加以区别对待,否则既不公平,也不合理。

近年来美国对来自中国的进口产品实施反倾销有增无减。1999年是美对华反倾销调查案件最多的一年,共达48起。其中除6起是当年新发起的案件外,其馀均属落日复审或行政复审。因为美国根据1994年乌拉圭回合的《反倾销守则》对其原来的有关法规进行相应修改,充实了反倾销法的实体内容和程序,增加了「落日复审」条款,即凡是在1995年1月1日后生效的反倾销徵税令及中止协议,美国均应於5年期限届满时进行复审;凡是在这日期前生效的,则应在1999年底之前发起复审。复审期间,如果美国产业没有提出,终止该产品的反倾销将会造成美国同类国际经济合作2000年第8期产业「实质性损害或损害威胁」的有力证据,美国商务部即宣布自动终止该产业的反倾销措施。反之,美商务部和国际贸易委员会就要对倾销情况再做调查,以决定是否继续维持原有的反倾销法令或中止协议。

美对华反倾销案件往往具有一定的保护主义色彩,这是扩大中美经贸合作过程中的一个现实的障碍。

3、对华单边经济制裁

美国至今维持对华单边经济制裁,包括拒绝给予中国永久性正常贸易关系待遇,采取歧视性的出口管制政策以及中止美国进出口银行、货物信贷公司(CCC)、海外私人投资公司(OPIC)和贸易开发署(TDA)等部门的计划安排等等,这给中美双边经贸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成为发展与扩大中美经贸合作关系的制约因素。

高科技产业是美国出口的主要优势产业,但由於美对华实施出口管制政策,极大地限制了美国高技术产品,尤其是军民两用的技术设备的出口,致使大批拥有高科技的美国厂商痛失商机。目前,中国在美高技术产品出口中列居第14位,中国高技术产品市场每年拥有几十亿乃至上百亿美元的潜力。而美对华出口的许多高技术产品需要由美商务部、国务院甚至要报总统批准,而且美商在申请出口许可证过程中手续繁复、费时费力,最后往往还遭到拒绝,因而中国不得不转向他国。美国对华出口管制并不能达到其阻挠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目的,因为现今世界里为美国一家垄断的技术和设备毕竟为数不多。此外,随着中国自身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也正在逐步研制出许多国家所需的高技术设备。

中国市场是一个既有巨大潜力,同时又存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美国企业要在竞争中取胜,需要美国政府帮助提供优惠信贷。在这方面美国进出口银行以及美国贸易开发署和美国私人投资公司都是大有可为的。美国政府应该放弃对华歧视性政策,鼓励和扶植美国企业的对华出口。

美国对华实施单边经济制裁,其根子在於「冷战」观念不死,视中国为其「潜在的威胁」。与其相反,其他西方发达国家却顺应历史潮流,相继取消了歧视性的对华出口管制政策,大大推进了对华出口,这是值得美国政府认真反思的。美国对华实施单边经济制裁也是造成美国对华贸易逆差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前景展望

中美两国经贸发展从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经过如此之多的风风雨雨,仍然取得很大的发展,这本身就体现出它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现实市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潜在市场。美国市场对中国来说是重要的,中国市场对美国同样重要。在美国政府确定的十大新兴市场中,中国位居其首。中国庞大的市场潜力对美国拥有大量资本的投资者来说,具有很大的吸引力。美商在华投资一般来说具有规模大、技术高、能力强、管理好、重视劳动和环境保护等特点,受到普遍的欢迎。当然,大多数美资企业经济效益好、投资回报率也高。当前,中国正将中西部地区大开发作为国家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鼓励外商去中西部投资,扶植中西部发展。这正是美商可以大显身手的良好机遇。中国中西部市场广阔,尤其是在电信市场方面需求很大。美国的信息企业具备良好的资质和技术支持,应该更多地参与中国中西部的投资。通过发展通讯和计算机技术,建立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介入,为中西部传统企业铺设对外交往的捷径。

美国是如何促进服务贸易出口的,为什么美国贸易能够迅速发展

20世纪70年代以前,国际服务贸易在世界经贸关系中还不是一个引人注目的领域。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组织的多轮谈判都还没有考虑到要涉及这一议题。只是在这以后,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潜力和重要性才开始为人们所重视。这里所说的当代国际服务贸易实际就是指的国际服务贸易于这最近数十年的发展。

服务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加大

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服务贸易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1970年,世界服务贸易总额只有710亿美元,而到1980年则猛增至3830亿美元,10年间增长5倍多。1980年以后,国际服务贸易依然保持着迅速增长的势头,年平均增长率约5%,是同期国际货物贸易年平均增长率2.5%的两倍。到1993年,世界服务贸易额达到10300亿美元,在全球贸易总额中的比重超过1/4。人们预计,随着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协议的实施和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正式运行,各国将进一步开放服务市场,服务贸易也会随之进一步发展,到本世纪末将会占全球贸易总额的1/3。 国际服务贸易的范围不断扩展

如果把公认的国际服务贸易项目依据其同商品贸易、直接投资的密切程度作一区分的话,大约可以得到3种类型的国际服务贸易项目。一类是同国际货物贸易直接相关的古典国际服务贸易项目,如国际运输、国际维修和保养、国际金融服务(主要是贸易结算服务)、商品的批发和零售等。第二类是同国际直接投资密切相关的要素转移性质的国际服务贸易项目,如股票、债券等形式的证券投资收益,经营管理的利润收益,建筑和工程承包等劳务输出以及金融服务业的国际信贷等。最后一类是相对独立于货物贸易和直接投资的新兴产业的国际服务贸易项目,如国际旅游业提供的服务、世界信息网络的服务、视听产品与知识产权服务等。20世纪70年代以来,古典服务贸易项目的发展主要表现为规模的扩大和数量的增加。例如,从1970年到1980年,世界运输服务贸易的出口额从255亿美元增加到1309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达17.8%,低于同期世界服务贸易总额19.7%的年均增长率。这类项目的增长仍然依赖于国际货物贸易的扩大,是当代国际服务贸易中相对稳定增长的部分。要素转移性质的国际服务贸易虽然在最近几十年也有相当的增长,但这种增长多半也属于规模和数量属性的,大体上同世界经济增长率同步。70年代以来真正构成国际服务贸易迅速发展的是第3种类型的服务贸易项目。这些是国际服务贸易的新范围、新的生长点。以美国为例,1991年其新兴服务贸易项目的出口总额为736.27亿美元,占其服务贸易出口总额1751亿美元的42%。

国际服务贸易在国际间发展不平衡

工业化国家在国际服务贸易中占有绝对优势。据统计资料显示,1986年工业化国家在世界服务贸易中所占的比例为78.6%,其中运输、投资净收益、旅游收入等均占各项目的75%以上。世界前20位服务出口大国中,发达国家占了绝大多数。工业化国家是服务贸易的顺差国。将要素服务考虑在内,美国是主要的出口国。但是,就狭义上的服务出口而言,法国、英国和意大利最为成功,而美国的地位则相对次之。日本和德国是明显的例外,两国在货物贸易上大幅度出超,但是在服务业上却有结构性赤字。在服务业中,两国在货物运输方面具有很强的竞争力。不过,工业化国家之间在国际服务市场上的相互竞争也十分激烈。欧盟国家与美国之间为争夺发展中国家的市场份额,相互之间存在着种种矛盾,各自在国际服务贸易上推行的政策也有较大的差异。

1995年7月26日关贸总协定在布鲁塞尔通过的金融服务贸易多边协议,美国就拒绝签字,认为其中某些条款未能照顾到自己的市场竞争利益。各工业化国家在国际服务市场上所占份额的变动,反映出它们在国际服务贸易领域的发展不平衡。就发展中国家而言,除旅游业、劳动汇回款等个别项目(即基于劳务输出之上的项国)之外,它们在服务贸易上全部是逆差。对于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说,服务并没有为其对外部门做出积极的贡献。那些因劳务输出而获得顺差的项目,通常由于缺少资本和信息,或者由于大型服务性跨国公司的控制(在旅馆业、航空业等领域),而没有能力留住大部分的附加值。另一方面,为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上寻找出口商品机会,发展中国家不得不从工业化国家进口服务,以取得进入该国商品市场进行销售的机会。很多这类国家的国际收支赤字,特别是在生产者服务领域的赤字,显示出持续的、不断上升的趋势。尽管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不平衡,但是由于“乌拉圭回合”的《服务贸易总协定》的达成和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不同发展水平的成员国将自愿或不自愿地参与到国际服务贸易的市场竞争中去。20世纪70年代以前,世界服务贸易市场集中在西方工业化国家,70年代,中东的几个主要产油国由于其丰富的石油收入而吸收大量的投资,成为世界上主要的国际服务输入市场。80年代以来,随着亚大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特别是“四小龙”的崛起,东南亚的国际服务市场十分活跃。世界各地区的国际服务市场都迅速发展,国际服务贸易的多元竞争形势将会更加明显。

各国对国际服务贸易的重视和研究在加强

中国国际服务贸易

由于国际服务贸易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迅速发展,国际服务贸易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各国为了自己的利益都加强了对国际服务贸易领域的研究。在传统上,国际服务贸易理论和实证的研究是各国国际经贸关系领域相对被忽视的工作。但自1986年国际服务贸易成为“乌拉圭回合”新议题以来,国际服务贸易和国内服务业的发展开始成为政府、工商界和学术界关注的热点。在发达国家,政府拨款资助学术界和智囊机构对这一领域进行专项的研究,分析国际服务贸易的经济学涵义、现实发展状况、争夺世界市场的策略以及各种可能的政策行为等。而在发展中国家,一方面它们对于开放金融、保险、运输、视听服务及商业销售等市场方面仍持谨慎的保护主义态度,另一方面也开始重视这一领域的研究。有些国家甚至开始组织对本国的服务业状况和外国的服务业状况进行专门的研究和评价机构,力图在这一新的国际经贸领域中真正做到知彼知己,以便在进入和开放国际服务贸易市场的实践中处于主动的地位。

广告

0 留言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进出口物流运输服务商:13511010221点击复制并跳转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