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分析对海运市场的价格把握度的要求
国内海运行业主要上市企业:宁波海运(600798)、中远海特(600428)、长航凤凰(000520)、招商轮船(601872)、渤海轮渡(603167)、中远海发(601866)等
本文核心数据:集装箱吞吐量、市场份额占比、船舶拥有量、海运量、船舶运力、装货量和卸货量
全球海运市场有四大分类形式
海洋运输又称“国际海洋运输”,是提供海上客运或者货运服务的行业,是国际物流中最主要的运输方式。海运可以根据距离远近、经营方式、船舶类型和货物类型分成四大类。其中较为常见的分类方式为货物类型分类,干散货运输、集装箱运输和油品运输是三大运输板块,报告后文将根据货物类型展开分析。
干散货船主要运输大宗干散货,如铁矿石、煤炭、粮食等,货物是装入船舱中进行运输的。油轮主要是原油或成品油的运输,装卸过程是通过管道将原油或者成品油加压装进船内的油罐里进行运输的。集装箱运输是将货物装入统一尺寸的箱子里,再将箱子码在甲板固定卡位,加固,防止海运途中的颠簸造成移动等。
干散货船、油船和集装箱船为三大运力
《2020全球海运发展评述报告》数据显示,2020年初,全球船舶运力总计达206194.4万载重吨;其中干散货船运力最强,运力达到87933.0万载重量,油船位列第二,达到60116.3万载重吨;其次是集装箱船运力为27485.6万载重吨。而油船运力增速最高,同比增长5.79%;其次是干散货船相较于2019年初运力增长3.89%。综合来看,油船和干散货船是海运的主要运输船舶类型,且以较快增速不断增长中。
海上原油运输受疫情原因重挫
2015-2020年,全球海上原油运输量先上升后下降。2018年运输量为近几年最高值。上升的主要原因是2018年原油供需两端担忧的重燃、且美国对伊朗制裁予以多国豁免、全球资本市场大跌拖累油价等,致使需求大幅上涨。2019年之后原油价格趋于平稳,运输量回归常态。2020年以来受到原油供需受到疫情重挫,经过初步估算,装卸货量均出现下滑态势,分别为17.00亿吨和20.20亿吨。
海上干散货运量呈现波动增长趋势
2015-2020年,全球煤炭海运量先上升后下降,铁矿石海运量波动上升。在全球大力推进新能源的背景下,煤炭海运量有所减少;铁矿石需求依旧十分强劲。
随着经济自疫情带来的破坏中复苏,市场对煤炭和铁矿石等原材料的需求将会激增,铁矿石是干散货运输市场快速上涨的一大推动力。而随着北半球冬季的来临,煤炭进口量将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激增。
集装箱船运力稳步增长或众望所归
Clarksons
Research统计数据显示,2017-2020年全球集装箱船运力逐年上升,2020年达到2364.20万TEU,较2019年增长2.9%。这主要因为大型集装箱船舶的规模效益,可以有效实现货物从始发港到目的港的快速运输。集装箱船舶大型化对港口硬件设施的要求随着船公司发展壮大大进程的继续,主要表现在港口水深、基础设施、作业效率等方面。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水运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全球近8成海运航线运价指数上涨,未来集装箱海运价格趋势如何?
全球近8成海运航线运价指数上涨,未来集装箱的海运价格也可能会呈现一个上升的趋势:
1、因为疫情的原因,国际运输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这也导致了海运航线运价直线上升;
2、运价的上升意味着海运的成本会有一个比较大的增长的幅度,海运成本的增加也势必会让海运集装箱的运价有所提升;
3、疫情原因导致了海运价格的上涨,在疫情得到控制后肯定也会出现海运价格的调整,运价也有机会恢复正常的状态。
在疫情的影响下,全球的商业都受到了不小的影响,运输业也陷入了疫情带来的问题中,这让全球近八成的海运航线都把海运的运价提升,这样的一个局势也会导致海运的运输业产生一些动荡。
一、疫情带来的运输困难
新冠疫情是一场全球性的疫情。新冠病毒最为致命的一点,就是新冠病毒有着很强大的传染性,这种高度的传染性也让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内扩散的很快。容易传染传播的这一致命特点,就给所有的运输业都带来了烦恼。在实施运输工作之前,运输业的经营管理者需要对运输的人和物品先进行一层层严格的检查,这也不可以避免的会增加其中的成本。这样的情况就导致了在新冠疫情情况下的运输成本会大幅的增加。成本增加了,那么运价自然也就要增加。
二、运价增加是必然的趋势
在新冠的疫情影响下,很多的商业运作和运转模式都不能正常的运行。运输业也是如此,因为运输程序的增加,导致运输过程中产生的成本增加,这让运输业不得已的要去选择将运价提升。如果运价不进行一定幅度的提升,那么运输业也没有办法正常的运营,甚至会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压力导致企业陷入破产绝境。所以,海运的运价上升,这是一个不可避免的事情。而这肯定也会让海运集装箱的运价有所上升的,这是连锁反应。
三、控制疫情,恢复市场
虽然疫情扰乱了全球的市场以及经济,但是对抗疫情的疫苗也已经是研发出来了。对于疫情,相信在未来就能够得到一定的控制。而全球的市场也会一步步的恢复正常经营状态的。能否恢复正常的运营就取决于疫情能否得到有效控制。
四、结语
新冠疫情给我们带来了太多的影响,希望雨过天晴,我们能打败新冠,迎来光明。
中美海运价格爆涨5倍,将会带来哪些影响?
近几个月以来,中美海运价格逐渐呈现暴涨趋势,由中国运至美国的海运费更是暴涨5倍甚至更多。从2020年下半年开始,海运运费一天一个价,比如,以前运一个柜子运到亚马逊,全段价格基本上是作3万元到5万元人民币左右,而现在却是要3万美元到5万美元。
一、海运价格暴涨的原因
1.海运旺季到来。一般来说,一年四季中的第四季度是跨境电商的传统销售旺季,这就带来了较大的货运需求。由于货运量巨大,这就进一步带来了供需矛盾,导致运费涨价。
2.供需矛盾。2021年上半年,世界经济逐步复苏,尤其是中国复苏强劲,承担了全球制造业出口的重大任务,出口集装箱运量大幅攀升,以致出现了一箱难求的局面,也就是订不到舱位和货柜。比如,8月21日,全球最大单体集装箱码头——深圳盐田港有11000个进港预约号,在半小时内就被哄抢一空,缺箱程度可见一斑。同时,全球物流供应链也受到了港口拥堵、内陆运输迟滞等冲击,以致集装箱航运市场供求关系趋紧,主要航线运价面临上升压力。
由于中国疫情控制较好,工厂也大量复工,而美国仍有很大部分厂商停产,美国对中国商品的需求量自然就增加,而中国商品也就需要大量出口到美国,欧美等国也增加了中国商品的进口量。但海运公司与海运能力并没有增加,这就导致了供不应求的情况出现,运费也因此上涨。
3.疫情影响。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世界各港口对挂靠船只管控升级,由此加剧了班期的延误和供需矛盾,比如洛杉矶等地停泊的集装箱船舶数量创历史新高。当地时间9月10日,美国的洛杉矶港和长滩港,有55艘船只停泊或闲置,等待卸货,打破了8月底创下的44艘的纪录,拥堵情况比2002年和2004年港口暂时关停时期还要严重。由于受疫情影响,美国的外出务工人数减少,由于人手不足而导致海运公司不得不增加劳务费来吸引更多劳动者。
4.集体涨价。除了以上原因之外,也与人为操作因素不无关系,也就是一些船运公司联手涨价。据报道,达飞海运是过去一年海运报价暴涨之后,第一家宣布冻结运价的,表示不再涨价。其实,正像有关人士分析的那样,达飞海运的运价本来就比多数公司高很多,能守住现在运价就赚不完了。由于该公司10月份的舱位都已被订光,再推涨价已无多大意义,加上中国、美国与欧盟都加强对运费的监管,应该是该公司决定冻结运价至明年2月1日的主因。
二、海运价格暴涨的影响
1.海运企业业绩大增。运价的暴涨使得相关上市公司业绩大增。海运龙头公司中远海控的股价从去年2元多涨到了如今20多元(截至9月13日,股价为23.09元),股价在短短一年时间翻了十倍。仅在今年的第二季度,中远海控的净利润就高达216.5亿元,是去年同期的25倍。9月13日,受到中美海运价格暴涨5倍的消息刺激,海运股价集体大涨。
2.挤压出口企业的利润空间。现在一个集装箱到欧洲和美国的海运费,已经达到了15万元到20万元之间。与之前相比,运费高了5倍到10倍,基本上稀释了企业30%到50%的利润。其中,中小企业受到的伤害最大,特别是一些生产低货值的出口企业,海运费的价格甚至超过了产品的货值。长期下去,中小企业面临严峻考验,如何度过难关,还需要新政策、新办法。
3.影响全球供应链。海运价格、集装箱价格大涨,必然会导致供应链失衡,进而影响全球供应链的安全。这已经引起了全球监管机构、立法者的关注。9月8日,美国联邦海事委员会(FMC)官网发布公告称,中国交通部、美国海事委员会和欧盟方面召开了“全球航运监管峰会”。该峰会为各国的海运集装箱监管机构提供了一个平台,分享各自监管和执行机制在市场上观察到的信息,应对集装箱承运人在价格方面的调整。
4.推动造船业发展。在一箱难求、运价高涨的情况下,海运市场的巨头们正在抓紧造船,扩大自身的运营规模,抢占市场份额。9月2日晚间,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旗下A股上市公司中远海控发布公告称,控股子公司东方海外的十家全资附属单船公司,分别与南通中远川崎、大连中远川崎签订造船协议,以每艘1.58亿美元的价格共计订造10艘、每艘船运力为16000个标准集装箱的集装箱船舶,上述船舶总价为15.76亿美元,折合约人民币101.92亿元。这是中远海控在不到两个月时间内,第二次投资百亿元造船。此前的7月15日晚间,中远海控发布公告称,间接全资子公司中远水星与中远海重工签订10份造船协议,共计订造6艘14092TEU集装箱船舶和4艘16180TEU集装箱船舶,协议总价为14.96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96.70亿元)。中远海控投入巨资造船的动力之一,就是公司在此轮运价暴涨的风口中,赚取了巨额的利润。
至于运价何时下行,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短期内供给仍紧俏,运价仍会在高位持续。中长期看,供需差将会缓慢修复。随着疫情好转,港口堵塞问题必将得到缓解,实际运力也将回到正常水平,预计未来2年运价将会缓慢逐步下行。
0 留言